讓伊斯蘭節慶不再陌生!開齋節習俗和飲食文化指南
當然,也不是每位穆斯林都需要參加齋戒。低於12歲男性、低於9歲女性、老弱殘疾、懷有身孕、處於哺乳期的產婦、正值月經期的婦女及出外旅行者不必參與。若因特殊理由無法參與,可以在日後補齊天數,或透過捐獻救濟的方式代替。
歷經一個月長達13小時的斷食,齋戒結束的當晚正是開齋節的開始,家家戶戶準備美食佳餚拜訪親友,規模堪比農曆新年及聖誕節,可以說開齋節是穆斯林最重要的慶典。
開齋節日期是按照伊斯蘭曆訂定的,而伊斯蘭曆的天數比國際公曆少11天,所以每年日期都不固定,這點要特別注意!
由於一整年日出、日落時間都有些微不同,每個月的晨禮、昏禮時間也會有變動。通常封齋飯會在凌晨3、4點吃,建議在一餐之內補足膳食纖維、蛋豆魚肉、蔬果類的營養,這樣齋戒時就不必擔心因為精神不濟而心浮氣躁。
至於日落之後吃的開齋飯,畢竟已經斷食一整天,許多人會大快朵頤。對此,營養師提醒一次吃太多會導致身體電解質變化過大,建議先從水果開始,再進入主餐。
為犒賞一整天的辛勞,現在也出現專為齋戒月舉辦的活動,例如新加坡、馬來西亞每年會在各處舉辦齋戒月市集或夜市(Pasar Malam),販售各類美食和商品,讓穆斯林齋戒的同時也能享受生活。當然,有些食物會這時節格外受歡迎。
例如在印尼,冰甜瓜飲(Es Blewah)是知名封齋飲料,使用一種用椰子和香蘭葉熬煮而成的紅色糖漿,摻水稀釋後,加入刨絲的甜瓜和喜歡的佐料(例如煉乳、仙草、波羅蜜等等)。
另外印尼開齋飯常以香蕉甜湯(Kolak Pisang)作甜點,甜湯由棕櫚糖、椰奶、香蘭葉煮成。除了香蕉,也有木薯、芋頭、南瓜等選擇。既可冰飲,又能熱食,為大餐收尾再適不過。
冰甜瓜飲
香蕉甜湯
送禮文化與開齋節獎金
開齋節是與家人相聚的重要節日,除了返鄉探親、吃好料,送禮肯定少不了。開齋節可以送的禮物範圍非常廣泛,可以是宗教、生活用品,例如可蘭經、拜毯、香氛蠟燭等;也可以是點心、調味料或食材。
印尼開齋節怎麼送禮:印尼必嚐美食 設宴送禮兩相宜
許多國家會為開齋節安排10到12天的長假,甚至會規定雇主需提供員工津貼,讓員工能夠在手頭有餘裕的情況下歡度節日。像是印尼政府有規定雇主需發放開齋節獎金(Tunjangan Hari Raya,簡稱為「THR」)給員工。
東南亞穆斯林家庭還會發放綠包(馬來文:sampul hijau;印尼文:amplop hijau)給訪客跟年幼家庭成員,裝錢的信封大多呈綠色或白色,華麗點的會有伊斯蘭風格的圖紋裝飾。
請原諒我在身心上犯下的錯誤。
(Mohon maaf lahir dan batin.)
這習俗是為了讓每個人和諧共處。透過相互道歉,消除整年下來的積怨。
世界各地開齋美食
每逢慶典,自然要把特色料理搬出來招待囉。接下來就為各位介紹開齋節必吃的經典料理:
仁當咖哩
椰汁雞肉
甜點方面,印尼千層糕(Kue Lapis Legit)最受歡迎,在印尼、馬來西亞是熱門選擇, 此外還有印尼鳳梨酥(Kue Nastar),形狀有圓球形、星形、也有卷狀,裡面填滿甜滋滋的鳳梨醬。最後,馬來西亞還有道特色甜點叫馬來雞蛋糕(Bahulu),造型通常是帶有花朵圖樣的圓球,口感酥鬆,幾乎用嘴唇就能掰開。想查看更多印尼開齋節飲食文化,可以點進這篇。
印尼千層糕
印尼鳳梨酥
羊肉咖哩
肉豆燉粥
至於南亞甜點,乾棗牛奶(Sheer Khurma)不但普及南亞,在中亞也廣受歡迎。作法是把椰棗跟堅果炒香後,加入印度甜粉絲(Seviyan)拌炒,倒入牛奶煮沸後再用草豆蔻、玫瑰水調味。可以冷吃,也可以熱食,濃稠度亦可自行調配。
玫瑰果子(Gulab Jamun)廣泛販售於南亞、緬甸,乃至東非,據說是在蒙兀兒時期從阿拉伯傳入並改良的甜點。先不停攪拌牛奶等到固體行程,再搓成球下鍋油炸。成品浸在糖漿裡,再用綠豆蔻、玫瑰水、番紅花調味,光看到玫瑰果子在糖漿裡透出焦糖色的潤澤,就能知道這甜點有多罪惡了。
乾棗牛奶
玫瑰果子
阿拉伯肉丸
阿拉伯燻肉飯
談到西亞甜點,肯定要介紹土耳其的招牌「土耳其軟糖(Lokum)」,名稱源自阿拉伯文「喉嚨的療癒」,是當地節慶必備美食。 土耳其軟糖的口味、樣式相當多元,主要有分方塊形狀,還有裹入堅果的軟糖卷,唯一共通點是口感非常柔軟。
常見甜點還有果仁蜜餅(Baklava),源自中亞,在薄脆派皮撒上碎堅果,層層堆疊,刷上奶油烘烤後,最後以蜂蜜和開心果作結。不單是土耳其,在多數中東及巴爾幹國家也十分常見。
最後要介紹的是假日餅乾(Kleicha; كليچة),這道甜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亞述帝國時期,今日則被視為伊拉克的國民甜點。該餅乾呈現捲狀,會把棗泥或堅果泥用麵團捲起來烘烤,每逢佳節都會拿出來吃。
北非
講到北非料理,就不得不提摩洛哥的塔吉鍋(Tajine; طاجين)囉。採用圓錐體計的陶製燉鍋,依靠食材本身的水分慢燉,將鮮味完美濃縮。開始燉肉前會放入李子、杏桃等水果,製造特殊的甜鹹平衡。上桌後會搭配北非小米享用。
同樣位於北非的埃及,每逢喜事,例如月事、婚禮、宰牲節,都會端上燉肉脆餅飯(Fattah; فتة)。「Fattah」原本指一種薄脆餅,傳到埃及後演變出搭配米飯、燉肉和番茄醬汁的菜餚,而脆餅就撥成小塊拌飯吃。
北非甜點以埃及的卡哈克餅乾(Kahk; كعك)著稱 ,用於各類慶典,在開齋節被稱為「開齋卡哈克(Kahk-al-Eid; كعك العي)」。該餅乾歷史久遠,從古埃及壁畫就可以看到人們製作卡哈克的場景。這種餅乾填有一種傳統餡料,用蜂蜜、堅果、酥油製成。現在的卡哈克烘烤完多會撒上糖粉。
埃及還有道甜點叫「阿里媽媽(Om Ali; ام علي)」,聽起來不像甜點名稱,卻是埃及為人津津樂道的麵包布丁。麵包泡進煉乳,跟開心果、葡萄乾、椰子屑混合後烤成金黃色。至於甜點名稱來源是一位蘇丹的正妻為紀念小妻,命令御廚創造甜點,並以小妻的名字命名之。
卡哈克餅乾
阿里媽媽
開齋美食學問大
開齋節來到,就是各式特色料理百花齊放的時刻。對非穆斯林族群來說,開齋節也是認識穆斯林文化的好時機。無論來自世界哪個角落,只要身邊有穆斯林朋友,不妨祝賀聲「開齋節快樂」吧!
世界美食城帶你認識不同的美食文化,今後也會持續為你揭開神秘的文化面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