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在不一樣】印尼飲食大小事:印尼華僑直擊印台文化差異
印尼擁有多元獨特的飲食文化,在東南亞中也是重口味代表。當一位印尼人跨境到台灣生活,會遇到哪些文化衝擊呢?
這次我們邀請到文森來分享印尼飲食的有趣大小事,也分享到台灣後發現的文化差異。如果你對印尼文化充滿興趣,事不宜遲,趕緊往下滑吧!
摘要:
印尼飲食習慣
一早馬上重口味
文森:在印尼,即便才早上,大家還是會吃昨天晚餐的剩飯,而晚餐都偏向重口味。我知道這點會為大多數外國人帶來莫大衝擊。一般來講,早餐都是吃輕食對吧?但印尼不是這樣;昨晚吃什麼,隔天早餐就吃什麼,份量再大也照吃不誤。
不過隨著現代化,印尼也發展出輕食文化。住在都會區的印尼人受到西方文化影響頗深,所以飲食也偏西化。像是我有朋友早餐就吃牛奶配麥片或沙拉。
剛來台灣的時候,早餐店文化確實還蠻新鮮的。在印尼人眼裡,把特定食物當早餐很奇怪,畢竟我們沒有專門為早餐開設的飲食場所。假如你在網路上搜「印尼早餐店」,你肯定搜不到東西。
麥當勞的話還是有早餐菜單,但也只是因為連鎖店本身具影響力。不然的話,我們每餐真的沒特別區分,餐餐都一樣。
印尼的經濟飯
文森:印尼傳統的「warung(餐館)」你可以選兩種方式結帳,一種直接跟老闆點,一種則是自助夾菜,再給老闆計價,但也不是全部餐廳都這樣。
印尼跟台灣一樣,午餐時間,上班族會買便當吃,不過包裝跟台灣很不一樣。我們會用上香蕉葉或油紙,把食物包得跟粽子一樣。
我們也有盒裝的食物,但盒子跟台灣不一樣。有些會插上湯匙,看起來就像座小山,大概只有高級點或外燴服務才會那樣。以前包裝還會用上很薄的塑膠盒子,不過現在已經逐漸式微。
相比之下,香蕉葉還是最常用,因為比較便宜,還可以為食物增味。香蕉葉會聞起來像黃瓜,也有點像香蘭葉,味道會滲透到食物裡面,這樣你打開包裝,聞起來會非常棒。
雖然味道不至於有明顯變化,但有鋪香蕉葉真的會有增香效果。我有想過要是把台灣便當菜鋪在香蕉葉上會怎麼樣。但我猜結果應該會很奇怪,香蕉葉似乎得跟東南亞菜才匹配,尤其馬來西亞跟印尼料理,最主要是因為叁峇醬。
客人、老闆的互稱方式千奇百怪
文森:最常見的稱呼是「kak」,意思是「哥哥」或「姊姊」。如果客人年紀比較小,
老闆會稱男生為「dek」,女生為「nik」。假如老闆注意到你是華人,他會叫你「sinyo」。至於華人女孩會叫「mei mei(妹妹)」。
另外老闆還可能叫你「boss(老大)」;甚至你一次買很大量的東西,老闆會叫你「sultan(蘇丹)」,不過這很少用。
這些都是最傳統的叫法,至於流行稱呼,他們會說「bro(兄弟)」或是「sis(姐妹)」,這兩種你在逛市集、購物中心、展覽或是線上購物的時候都可以聽到。
另外我們會講「gan」,是「juragan(長官)」的簡稱。喔對!還有「bun」啦。「Bun」跟「bro」差不多,只是聽起來比較傳統。然後還有意思相同,只是把音調過來的「ngub」。
印尼美食不辣不過癮
文森:剛來台灣的時候真的要好一段時間去適應這裡的口味,因為這裡一切嚐起來都很清淡。不過我現在適應了啦。相比印尼菜,台灣食物蠻健康的,畢竟店家調味都不會太重;不若印尼重鹹、重辣、重油的飲食,台灣的食物既健康又純樸。
基本上印尼人都吃辣,所以店家都不會問就會加辣了。你若不想吃辣,還得事先提醒店家,否則他們會用成普通辣度。
印尼店家會把食物弄得很重口是因為他們相信那樣可以提振精神。我想印尼人,甚至東南亞人,到國外都得學著去細品食物本身的鮮味。
我覺得台灣的大辣差不多是印尼的小辣。不過麻辣是例外。雖然台灣的麻辣可能是麻多於辣,我還是覺得麻辣的食物夠過癮。每次吃麻辣店,我都只點中辣,那個對我來說是享用食物的最佳辣度。要是超過那個辣度,食物也就變得不那麼好吃了。
其他在台灣點炒麵、炒飯那種的,我會點大辣,不過嚐起來都不怎麼辣就是了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在於印尼食物基本上含非常多調味料,像萊姆、紅蔥頭、大蒜、蔥等等。如果你不想要有什麼調味料加進你的餐點,也要先告知他們。
手搖飲經驗談
文森:現在台灣的手搖飲已經在印尼大為普及,飲料可調甜度、冰塊。我第一次為手搖飲感到震驚是在印尼看到手搖飲店的時候,所以來台灣後反而不覺得驚訝。
印尼最大的手搖飲品牌是日出茶太(Chatime),只要提到奶茶店,就一定在講日出茶太。然而我來台灣後,發現好像在台灣沒那麼有名。
他們還自稱台灣第一手搖飲店,來台灣以前我真的這麼相信!但來台後,我陸續看見其他自稱台灣第一手搖飲的品牌,到最後我已經搞不懂哪家才是第一。台灣似乎每家手搖飲都喜歡自稱第一。
在品味方面,我在台灣觀察到很有趣的現象:印尼人只要整杯好喝就好,但台灣除了料以外,也很注重茶質。至於印尼常見的手搖飲配料有珍珠、椰果、波羅蜜、咖啡凍、奧利奧餅乾,還有較為少見的龍眼。
麵包圓(wedang angsle)
湯圓(wedang ronde)
想想剛來台灣的時候,聽同事介紹「碗粿」也覺得很奇怪,但實際嚐其實還好。有些食物你聽來奇怪,但嚐了以後還好。但這個麵包圓是你聽了覺得很奇怪,你嚐了,還是覺得很奇怪。